“覆盖与活动:建筑设计中的动态体验”王方戟讲座精彩回顾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11日       浏览次数:50
导语:2017年3月24日晚19:00,在学术主持汪原教授的邀请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有幸邀请到了王方戟老师就《覆盖与活动:建筑设计中的动态体验》为题进行了为期近三个小时的精彩讲座。王方戟老师以自身的学习实践经历作为引子,从自身对于建筑本质的认识和在建筑教学中对建筑形态问题的反思两方面切入,结合自己的三个不同实例,对建筑设计中的动态体验问题进行了讲解。讲座的内容丰富有趣,王方戟老师对各个案例背后更深入的阐述,以及对建筑学本质的思考给同学们带来更多诸多启发和思考。

王方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博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专业兴趣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教学、设计评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联互动这些方面。2003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奖,设计竞赛佳作奖。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和作品60余篇次。

图片

 

2017年3月24日晚19:00,在学术主持汪原教授的邀请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有幸邀请到了王方戟老师就《覆盖与活动:建筑设计中的动态体验》为题进行了为期近三个小时的精彩讲座。王方戟老师以自身的学习实践经历作为引子,从自身对于建筑本质的认识和在建筑教学中对建筑形态问题的反思两方面切入,结合自己的三个不同实例,对建筑设计中的动态体验问题进行了讲解。讲座的内容丰富有趣,王方戟老师对各个案例背后更深入的阐述,以及对建筑学本质的思考给同学们带来更多诸多启发和思考。

 

 

个人经历

 

图片王方戟老师首先从自身的经历引入讲座主题。他叙述了自己1990年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毕业到1997年结束在同济大学的硕、博学习经历,以及之后第一次去意大利的经历对自己在建筑认识上造成的巨大影响。

2002年第二次意大利之旅让他重新思考了建筑设计中的“时间”问题。用王老师的话来说是,“经过时间的洗刷,建筑中的什么还会存在?”的问题,即“什么是建筑应该存在的状态”?这一问题改变了王老师后续的建筑设计态度。

2004年的西班牙当代建筑参观之旅让他看到了当代设计与建筑的很多新的契合点。在协助张永和、安东尼奥·希门尼斯·托雷西亚斯、坂本一成老师一起带设计课的过程中,他理解了这些建筑师对教学与实践之间关联的态度。

2007年成立博风建筑后,实践给予了他更完整的建筑视野。这些经历让他不断重新审视自己对建筑设计的认识。而其后讲述的是完成于2009年、2013年和2017年的三个实践项目。其中能够体现出这一不断增益的过程。

 

 

造型对于建筑师到底意味着什么?

 

通过个人经历的引入,王方戟老师谈论了自己当前对于建筑本质的思考。他指出,针对一个项目,对一个建筑师而言,协调、技术、功能、时间、环境、体验是需要分别进行处理的六项内容,也是建筑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图片

但是这六项内容对于实际项目而言,和对于建筑的本体而言,其必要性的强弱往往是相反的。在建筑教学过程中,六项内容中的部分是可以教的,另一部分是无法教或者难以教的。因此,在建筑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将焦点过分集中在建筑造型上的问题。

图片

而按照王老师总结的表格内容,建筑造型是环境大项中的一个部分,很难对建筑设计进行统领。因此建筑教学应该训练到相对综合的内容,也要对与体验相关的内容进行强调。这一教学思想体现在王老师指导的《小菜场上的家》课程训练过程中。在这一课程中,调研既是体验的一个部分,也是功能认识的一个部分,因此并不是看一看就算了,而是需要通过观察,对使用对象以及功能有自己的认识。而环境问题则需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除造型外还应考虑与城市周围以及地形的关系以及建筑与人的行为呼应。这方面的训练经常被忽视,比如很少能够看到针对地形等具体问题进行的课程训练。对此类问题的反思和调整是当前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工程实践

王方戟老师的上述思考内容在他的建筑实践中得到了立体呈现。他以三个已完成的实践项目,详细探讨了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空间的体验。他认为,在媒体社会,人们对空间体验的认识往往会简单地靠一张照片来判断,在实际建成环境中体验并非如此。人在不断的运动中体验建筑,如何把握空间与行为的关系,从而指导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关键点之一。

王老师对本次讲座的标题进行了解释:“覆盖是建筑得以存在的基本理由”,人们产生进入建筑的体验,往往是因为进入了一个被覆盖的空间。覆盖是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活动”表示的人对建筑的使用方式。“活动”创造了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联,并且使行为与功能有了呼应关系。

 

均质与差异:嘉兴丽豪制衣厂办公楼室内改造,2008-2009

项目发表可见:《室内设计师》2014年01期总45期

 

图片

讲解始于对这个建筑所位于的城市——嘉兴的介绍,进而深入到对其基地区位和周边环境已有状况的介绍、分析,最后落实到对已有建筑的详细解读。面对这样一个作为工厂管理办公使用,平面为“回”字型格局的三层楼房子,他认为,甲方要求的不均匀空间与现有的均匀空间格局是最为主要的矛盾。因此,利用中庭,“打破均匀的格局,改变办公楼的动线”,成为设计的核心内容。因此改造设计中去掉了原来的楼梯,在中庭里新加了一个钢楼梯,希望在使用者在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体验建筑。

图片

另外,为使室内与室外厂区中的大动线关系连成一体,入口的方向也重新调整,西面新开一个入口,空间与中庭及和楼梯也因为动线形成呼应关系,从而靠一个似乎是连续的运动关系,将外面的空间引入室内,并引上各个楼层。在细节处理上,楼梯的构造学习了西班牙某建筑的处理,显得很精美;同时也对原有柱墙不对齐的部分进行了处理,从而让新的空间交接对位,显得更加纯净,让空间体验更加直接。在光线处理上参考了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的剖面设计手法,通过虚实交错及三楼局部的大面积白墙漫反射光,形成内部强烈的光线弥漫氛围。图片

网络与变异:洛阳瑞昌石化办公北楼,2011-2013

项目发表可见:《建筑学报》2014年06期,总550期

这个项目依然从对洛阳的城市形态分析开始,通过对场地状况、功能要求的分析,王老师指出,这一项目主要面临两个关键问题。其一、项目接手时基础已经施工完毕,柱网不能再行更改;其二、业主要求做6.6m层高。针对这两个问题,设计夹层来满足不同功能空间的不同尺度的体验需求成为主要方式。

通过夹层、非夹层的间或设置,剖面的处理,完美地解决了多功能厅、会议室、办公室、球场等复杂功能空间的使用问题。这也将人们在形态上对建筑“楼层”的习惯性阅读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建筑形态更加自由的阅读,创造出了丰富的空间体验。

图片

 

图片

同时,立面上各个语言也与具有不同使用含义的内部空间相对应,解决了原有巨大尺度层高引起的立面尺度失当的问题。主楼梯不仅被处理为交通空间,同时是一个曲折、连贯的中庭空间,它将建筑的各个楼层在感知上连接在一起,通过体验路径的变化,让冗长的空间变得丰富。

在这个项目中,设计同样是落实到了最细微之处。比如,为了让两个共享办公室之间相互借力,在它们之间设置了共享的茶水间;门房的结构、形态和材质,每一条空间路径都经过反复思考。对于这样需要细微的设计但现场又较远的项目,王方戟老师谈到控制施工完成度的问题,即“盯住几个最关键的部分,让这些细节尽量重复,这样才能远程操作。”

 

 

骨架与体验:七园居——溪水旁的山间民居,2015-2017

项目发表可见:《建筑学报》2017年03期,总582期

这是一个刚刚完成的项目,也是讲座中王老师讲述时间最长的项目。不同于前两个位于城市中的项目,这是一个位于莫干山的乡间民宿。

图片

场地位于山谷中,风景优美,前面有一条小溪流过。在经过准确的场地测绘、建模和实地踏勘之后。在设计中,原有民宅中处于中心的一座两层楼的木结构房子被保留下来,而围绕这座房子建造了多个小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其中一个位于原有一个标高较低的披屋位置,保留了场所这一处原有的地形高差感,塑造出“山里房子”的感觉。而新旧骨架间的对话以及对于个性化居住体验的营造则成为设计的核心。

图片

为满足功能要求,保留建筑原有的6开间被改为4开间,原有木结构立柱从而出现在房中。设计中通过结合室内设计的方式,将木柱与床的位置进行结合,从而呈现出和谐的内部效果。

图片图片

为了技术上的便利,加建部分与保留部分平行布置,在建筑结构上有明显的新旧结构界线。但是内部空间却依据功能及空间感知的要求进行布局,通过位于两端的环形向上的楼梯和变化的房间入口布置,显示动线的连贯感。

图片

 

设计强调从外部进入每个居住单元过程空间的独特感,因此进入七个居住单元中每个单元所经历的空间都是特殊的,而且每一个居住单元还拥有自己独有的可以享受周围美好景色的花园。

图片

图片

建筑的热水系统、污水系统及空调系统也由建筑师参与设计。这些设备多藏在新结构体中。王老师对这些设备如何跟结构、空间进行结合的设计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认为,这种综合协调性的工作才是建筑师发挥作用的地方。

在细节方面,设计甚至细致到设计暗藏窗帘的空间;外部结构、构造设计能与内部灯槽相结合设计;窗、门、光线、材质的细部都有推敲,创造出多样的空间体验与想象。

图片

图片

最后,王方戟老师回顾了平面,从进入入口开始对动线进行讲解,通过讲述看到和体验到的每一处空间的细节材质、摆设、空间细节来叙述丰富的具有变化的空间体验。他以这种综合的解释结束了这一案例的讲解。

 

 

讲座最后,王方戟老师指出,当代建筑师不要做出漂亮的建筑,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一种立场。造型不常常是建筑设计的核心,体验需要被充分地考虑。学术主持汪原教授对近三个小时精彩的讲座进行了总结,他引用王群老师对王方戟老师的评价 “王方戟老师的思考和设计是被严重低估的”。他指出王方戟老师的作品很朴实、低调,但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建筑本体的思考。王老师指出,虽然每个人对建筑本体都有自己的答案,6个方面虽然在每个项目中都不相同,但在媒体时代被过度聚焦的形态则往往不能独立成为建筑的焦点。我们应该将建筑的形态语言放到大关系中去认识,而空间中体验在设计中的引进则是对形式优先思考方式的一种修正。本次讲座使我们对王方戟教授的设计和思考有了更深的认识。讲座最后在一片不舍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