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C青年讲会六至十期报告集锦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31日       浏览次数:176
导语: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青年讲会是由湖北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训基地、华中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建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讲会立足于人居环境学科群的多学科交叉需求,依托建规学院青年科研人才优势,是在跨院校、多学科、宽视野的交流宗旨下,为学院青年学者和广大研究生群体提供的一个学术碰撞和交流的平台。自2020年9月以来,由VARC师生策划的青年讲会已成功举办10期,在校内外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本文是第六至十期回顾特辑。

图片

 

导读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青年讲会是由湖北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训基地、华中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建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讲会立足于人居环境学科群的多学科交叉需求,依托建规学院青年科研人才优势,是在跨院校、多学科、宽视野的交流宗旨下,为学院青年学者和广大研究生群体提供的一个学术碰撞和交流的平台。自2020年9月以来,由VARC师生策划的青年讲会已成功举办10期,在校内外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本文是第六至十期回顾特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六至十期青年讲会现场

 

 
 

第六期

土家族苗族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

 
图片

张菁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讲师

       张菁老师在参与重庆巴渝公益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针对重庆市传统村落的活化调查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的历史形态,包括空间格局、环境要素、历史文化人物事迹、以及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村集体产业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进一步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

       张菁老师从“区域属性”、“综合属性”、“自然属”三个方面来辨析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概念。它是基于传统物质空间如山水环境、空间格局、街巷尺度、传统民居等载体,再加上其涵有的包括乡村环境、农业生产,乡民生活以及乡土文化综合性的分析框架,能够进一步帮助我们去理解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独特的遗产对象,它所涵盖的景观要素构成。张菁老师也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延展性的研究,从区域历史演化的视角、地理民族历史变迁的视角来认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变。

 
 
 
 
 

第七期

基于新设备、新数据、新方法的城市研究

 
图片

李文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博士后

       李文越老师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新兴技术与城市规划学科的结合上。新兴技术广泛地作用于城镇空间,运用新技术可以更好地展开城市研究。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我们的城市被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所装备,我们的生活也被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和O2O服务所包围。传统城市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田野调查、统计年鉴和遥感数据等。而近年来,POI数据、LBS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结构化的网页数据等,也在规划研究与项目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利用。

       龙瀛老师发表在建筑学报的《颠覆性技术驱动下的未来人居 —来自新城市科学和未来城市等视角》一文中,总结了已有研究中不同类型城市数据的使用情况,例如美团和饿了么外卖订单数据、穿戴相机和摄像头主动采集的影像数据,在现有研究中使用频率较少,这些数据也是本次分享中所关注的新数据。此外,在本次分享中,用于采集新数据的设备被称为新设备,应用新数据的方法被称为新方法。随后李文越老师分享了她基于新设备、新数据、新方法的四个城市研究案例:减盐创新传播策略研究基于穿戴相机的屏幕使用研究基于穿戴相机的空间失序暴露研究黑河主动城市感知调查

 
 
 
 
 

第八期

共生视角下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研究

 
图片

刘冕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博士研究生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刘冕博士从“寺院聚落”一种特殊的聚落形式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寺院聚落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僧俗两类人群聚居、教学以及从事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寺院聚落普遍存在于乡村和城市里,它既是有形的空间系统,也是无形的经济关系和文化现象的载体。

       刘冕博士从“共生环境:甘南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的发展条件”、“共生现状:甘南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的时空分布”、“共生模式:甘南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的共生元素”、“共生演进:藏传佛教共生关系衍化”、“共生表征:甘南藏传佛教寺院聚落空间流变”几个角度来阐释他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关键问题:共生关系的演变与聚落空间形态衍化的关联性

 
 
 
 
 

第九期

管理实效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实践与学科启示

 
图片

高莉

陕西省渭南市发改委副主任

清华大学2021级创新领军工程博士

       高莉主任长期在基层从事规划管理工作,并一直参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的环节,在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中有较多的收获和体会。高莉主任从从业经历规划实践思考学科反思和给同学们的建议四个方面分享了她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规划实践与学科反思。

       基层实践不是一种体验,而是心的沉淀。高莉主任将自己坚守在基层的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并勉励广大规划学子永远保持着一份高昂的激情,坚守一份情怀,沉下心来到项目的一线去走一走,亲身体会规划落地实施的过程,通过身边的小事让世界更加的美好。

 

 

第十期

寻找包容开放的沟通平台:沟通性理论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

 
图片

王川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讲师

   建筑系系主任助理(外事)

       王川老师将沟通性理论运用在我国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开展研究。沟通性理论发源于哈贝马斯在1980年代初提出的“沟通理性”,该理论倡导所有的利益关联方通过公开对话的方式,来更好地评估在规划实践中的沟通话语的有效性,并使多方意见达成一致。沟通性理论最为重要的,是它能够解放话语知识构想,整合出一个理想化的框架并进行实践,这在西方已成为在地实践的一种主流模式,而在我们国内还处在起步和萌芽的阶段。

       在福建省某美丽乡村计划的实际项目中,王川老师团队运用沟通性理论对乡村振兴项目进行指导。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王川老师发现了沟通性理论在乡村规划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反思。

       最后,王川老师和我们讨论了建筑和规划学科的方法与范式,主要聚焦是否一定需要定量研究这个问题,通过分析一些刊载在国外优秀期刊中的建筑学论文可发现,这些文章也并不全是以大量数据作为支撑的。紧接着,老师又以《建筑学研究方法》这一本书为例,指出现在建筑规划学科中的研究很多还是以定性研究为主,并最后总结道: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在于定性和定量,而在于研究方法是否能够支撑文章的主要论点,研究结果是否能够回答研究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做定性研究的思路。

 
 
 

 

 

青年讲会学术总策划

图片

乔杰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讲师    硕士生导师

 
 
 

青年讲会主持人

图片

李振宇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研究生

 
 

 

       感谢几位主讲人的慷慨分享、感谢所有参会嘉宾的精彩对谈,感谢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支持与指导,感谢湖北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训基地提供的学术交流平台,感谢李晓峰教授的悉心指导,感谢民族建筑研究中心师生们的努力与付出,感谢建规学院各系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